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古玩资讯 > 异彩纷呈说彩瓷

异彩纷呈说彩瓷

彩瓷是陶瓷艺术中最为色彩斑斓的亮点,包括点彩、釉下彩和釉上彩、粉彩、斗彩、珐琅彩、素三彩等品种。

彩瓷兴起于明代,除归功于历代窑工对各种矿物质材料的成功研制开发,还应归功于白瓷质量的精进提高。有了细腻洁白的瓷胎做底,绚丽多彩的釉上彩瓷绘才有了施展身手的最佳天地。明初洪武年的釉上红彩,宣德年的青花红彩、青花金银彩,成化年的斗彩,为彩瓷发展拉开帷幕。成化斗彩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相结合的一种瓷绘工艺,有“青花间装五色”之称。其绘制施彩先于釉下以青料勾勒纹饰主体轮廓线,施釉后再用其他色彩于釉上填涂点画。彩色一般有三四种,有的达六种以上。彩料有鲜红、油红、鹅黄、杏黄、蜜蜡黄、姜黄、水绿、叶子绿、松绿、孔雀绿、葡萄紫、赭紫、姹紫等等。这比当时著名的景泰蓝色彩还要丰富,不能不说是成化制瓷业的非凡成就。由此为嘉靖、万历和清康熙时期的五彩,雍正粉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。成化斗彩基本都是官窑器,在当时就身价极高,有“成窑酒杯,每对至博银百金”的记载。成化斗彩除个别大件和碗外,以小件器物为主。如鸡缸杯、葡萄杯,此外还有团花、天马盖罐。底部有“天”字的天字罐,更是十分昂贵的名器。

按照彩瓷的分类,五彩应指单纯的釉上彩,但嘉靖、万历五彩,一般仍指釉下青花和釉上多种彩的结合。与成化斗彩不同的是,在这里釉下青花已经不再是构成整个图案的决定性主色,只是作为五彩中的一种颜色来使用,与黄、红、绿等色处于一样的地位。另一个与成化斗彩的不同点便是绘画风格的变化。成化斗彩以疏冷雅致取胜,而嘉靖、万历五彩则以花纹满密、色彩浓艳而得名。明代彩瓷在嘉靖之后对金彩的运用还特别盛行,这是在永乐、宣德青花金彩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。金彩器十分名贵,一般都是官窑贡器。民窑中也偶有烧造,多是大商巨贾定制的专用品。明代民窑最为成功的彩瓷产品当数“素三彩”。素三彩的得名是因在色彩中不用红色,以黄、绿、紫为主。另一特点是先在瓷坯上刻绘图案,高温烧成素瓷,将底色釉浇在胎上,干燥后刮下花纹中应施色的部分,涂绘色彩,再次低温烧成。

在明代彩瓷的基础上,清代早期颇富创新,康熙五彩的一个重大突破是发明了釉上兰彩和黑彩。兰彩的浓艳色调超过了青花,黑彩之光泽胜过了生漆,衬托在五彩画面中,更加强了瓷绘艺术的色比效果。除花卉、梅雀、仕女,康熙瓷绘还大量采用了戏曲、小说中的人物故事,以此为主题。其中名贵的五彩“刀马人”,线条简洁有力,色彩浓艳,与雍正粉彩的柔细相比,后人称其为“硬彩”或“古彩”。清代早期还有一种被称为“古月轩”的彩瓷,即珐琅彩。珐琅彩料大半是从外国进口的,按照景泰蓝的工艺,在瓷胎上进行彩绘。珐琅彩色调典雅细腻、雍容华贵,多绘制小件器皿。乾隆时曾出现完全仿制西洋绘画的内容。这些精致的珐琅瓷器,完全是宫廷的垄断品。受以上彩瓷工艺的影响,粉彩瓷绘在雍正时期已臻成熟。其特点是先在画面的某些部分以玻璃白粉打底,再用传统绘画的没骨法渲染,突出了阴阳、浓淡的立体感。由于粉彩烧成火度较低,彩色比五彩更富娇艳韵致,因而名重一时。粉彩瓷绘的图案包罗万象,人物、山水、动物、草虫等皆可入画。由于运用在白粉底上渲染的条件,花卉画得天独厚,大展风采,数量最多,也最精妙。

彩瓷绘画在清代的繁荣,将瓷绘艺术的表现形式发展到极致。乾隆嘉庆时期景德镇甚至生产出名为“瓷母”的万花堆彩瓷,将各种瓷绘手段,各种装饰纹样集于一器,如繁花堆聚,五彩缤纷。将性能各异的釉色彩料融于一体,需采用多种配方和多道工序,在不同温度中烧成。这种高难度的工艺,体现了清代瓷绘工艺巧夺天工、登峰造极的成就。然而,高技术不等于艺术上的高水平、高品位。正是由于这种琐碎杂乱、柔靡媚俗的风尚,使瓷绘艺术日趋走向没落。晚清民国以来,瓷绘艺术又受纸绢画的影响,矫揉造作、僵硬暗淡,步入复古摹古状态,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采和生命力。

分享到:
更多>>古玩鉴定
更多>>古玩知识

猫睛石,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。由于其内部含...[详细]

更多>>资深藏家
更多>>拍卖展会
网站首页 | 古玩资讯 | 古玩前沿 | 古玩热点 | 国内新闻 | 国际新闻 | 古玩动态 | 古玩政策 | 古玩研究 | 古玩产业 | 考古发现

Copyright 2003-2013 gu-w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古玩网
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:151010635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