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视频节目 > 天下收藏 > 浅谈梅瓶的源流与演变

浅谈梅瓶的源流与演变

梅瓶是中国古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,是对小口、短颈、丰肩、窄胫一类造型瓷瓶的统称。梅瓶的近足处微外撇,形成了修长优美的S形曲线,因而受到人们长久喜爱,其造型还远播到朝鲜半岛和日本。除了有大量梅瓶实物保存下来,在古代绘画和雕塑里也有一些反映古人使用梅瓶的场景,这些图象对我们准确认识梅瓶用途、造型演变很有帮助,也是鉴定古瓷的重要参照。下面就梅瓶的历史演变加以阐述,希望对藏友们提高鉴藏知识能够有所俾益。

1、梅瓶的称谓与用途:“梅瓶”这一雅称,直到清末《陶雅》一书中才出现,其得名有几种说法,其中民国初年许之衡《饮流斋说瓷》较为可信,该书解释为:“梅瓶,口小而项短,肩极宽博,至胫稍狭折,于足则微丰。口径之小仅与梅之瘦骨相称,故名梅瓶也。”

最早的梅瓶出现在宋代,最初用途可不是用来插花和欣赏的,上海博物馆收藏有两件金代白地黑花梅瓶,分别在瓶腹写有“清沽美酒”与“醉香酒海”,辽宁省博物馆收藏有明代唐寅绘制的《饮中八仙图》,被认为临摹自北宋赵公麟的作品。画面描绘了李白、贺之章、张旭等八人坐于松林间畅饮,一名侍童正把梅瓶中的酒倒在酒缸里。这些都说明梅瓶最初的用途是一种储酒、储水用具。辽宁叶茂法库台辽墓中出土有鸡腿瓶,江西瑞昌发现的南宋淳佑十年(1251年)墓中,墓主的头部顶端也放置有一对磁州窑梅瓶,南宋时期的墓葬中也出土有梅瓶,说明辽宋时期的梅瓶主要用途为实用贮酒具,但有时也被用作陪葬品。

北宋赵令畤《侯鲭录》记载:“陶人之为器,有酒经焉。晋安人盛酒似瓦壶之制,小颈,环口,修腹,受一斗,可以盛酒。凡馈人牲,兼云以酒器,书云就一经或五经焉。他境人有游于是邦,不达其义,闻五经至,束带迎于门,乃知是酒五瓶为五经焉”。很多学者认为,这种可装酒一斗、名为“酒经”的小口修腹瓷瓶,很可能就是宋代人对梅瓶的称谓,因此宋代的梅瓶也可称作“经瓶”。到了元明时期,从古人的诗文分析,此时的梅瓶可能被称为酒“樽”“酒瓶”。

2、梅瓶的前身,鸡腿瓶:北宋以前的陶瓷器中,并无梅瓶造型,唐代仅有接近梅瓶的白釉瓶,与我们后代所说的带有S形曲线的梅瓶造型有一定差异。

梅瓶的出现与辽国契丹族有着重要关系。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中的一支,在唐代就与北方汉族多有交往,《辽史》称“大漠之间,多寒多风,畜牧畋渔以食,皮毛以衣,转徙随时,车马为家。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。辽国尽有大漠,浸包长城之境,因宜为治。秋冬违寒,春夏避暑,随水草就畋渔,岁以为常。四时各有行在之所,谓之“捺钵”。

为了适应迁移生活,契丹人仿照革囊创烧出便于携带的陶瓷提梁壶(俗称“马镫壶”“鸡冠壶”)。他们还创造出了一种上粗下细、状如鸡腿的长腹瓷瓶,用于运水或储酒之用,这种鸡腿瓶被很多现代学者视为梅瓶的雏形之作。小口是为了避免盛装的水、酒溅出,减少酒的挥发并方便携运,辽墓壁画中还有表现契丹人运输鸡腿瓶的画面。鸡腿瓶口小、胫细、腹长,用绳索捆绑后背运很方便,倒梯形造型使绳扣越勒越紧,确实很适合契丹人游牧射猎、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需要。

张家口市宣化县曾发掘辽天庆六年(1116)张世卿墓,在后室南壁壁画中描绘有两个捧有酒壶、酒杯的男侍者。画面上画有三只平行摆放的青绿色梅瓶,瓶口附盖(也有学者认为反映以泥封口),应该表现的是瓷制梅瓶。有意思的是,这三只梅瓶放置在低矮木几上,木几上开有三个圆口,梅瓶刚好卡放在木几上,这幅画面说明在北宋时期,造型修长、小底的瓷梅瓶由于重心较高,使用中应该是放在这种木架上,由于体积较大,这种长腹大梅瓶还上不了餐桌。1999年,辽宁省博物馆征集入藏了一套辽代彩绘壁画木椁,也描绘有木桌下置一矮几,桌上放有带温碗的注子、深腹碗等酒具,矮几描绘有罩布,上面也放有三只带盖的长腹梅瓶,可惜由于年代久远,壁画上梅瓶的足部比较模糊,看不出矮几是否有开口,但这则壁画与宣化张世卿墓互为佐证,证明了这种矮几是辽代梅瓶的放置用具。

1999年3月,宣化下八里村的村民在进行春灌时,在已发掘过的张世卿墓东南约50米处耕地里,发现了奇怪的渗水现象,河北省文物研究接报后展开钻探,先后探出9座古墓并予以清理,发现这里是张世卿一族的墓地。其中7号墓出土有墓志,显示墓主张文藻和张世卿为同宗近支,文藻为长辈,属叔侄关系,张文藻与妻子合葬于辽道宗大安九年(1093年)。墓中出土物包括了2件绿釉鸡腿瓶,口径6、底径6.5、高21厘米,造型作小口、短颈、溜肩,长圆腹,小平底,通身施有绿釉,瓶身较一般辽代鸡腿瓶矮,应视为梅瓶造型。出土时,瓶口部用石灰封闭,瓶内尚存留有枣红色的液体。张文藻墓中也保留有题材丰富的壁画,基本占满了整个墓壁,主要为反映墓主人生活为内容的风俗画,包括散乐图、对弈图等。前室东壁上描绘有“童嬉图”,主要为有关茶道的内容,画面中木桌上放有一只短腹小口梅瓶,桌下的矮几上放有腹部修长的鸡腿瓶,考虑到墓中出土的两只绿釉鸡腿瓶在造型上与传统梅瓶已比较接近,瓶中盛有枣红色液体,墓中壁画描绘的鸡腿瓶也应是用作装酒,并且从壁画可知,当时的梅瓶已分长腹、短腹两种,短腹梅瓶已可摆放在桌上了。

辽代梅瓶有茶叶沫釉和白釉剔粉、白釉划花、白釉剔粉填黑等种类,装饰图案多为牡丹纹。造型上,有继承契丹传统造型的鸡腿瓶,如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“乾二年田”款茶叶沫釉梅瓶,高64.9、腹径24.3、口径8.4厘米,作平底,底足无釉,“乾二”应当是指辽乾统二年(1102),“田”字应为制作工匠的姓氏;展示的则是受汉族文化影响而烧造的剔刻花填彩梅瓶。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的猴头沟乡是辽代缸瓦窑所在地,北京故宫的刘毅先生曾在《关于梅瓶历史沿革的探讨》一文中提及,他在缸瓦窑考察时,见到许多鸡腿瓶的残器,说明赤峰缸瓦窑为是辽代梅瓶的一处重要产地。

3、宋金时期的梅瓶:鸡腿瓶传入北宋后,北方汉族地区也开始烧造这种长腹小口瓷瓶,最终使梅瓶造型固定下来,在宋代南、北方民窑中多有生产,而少见于宋代的官、汝等官办瓷窑,说明梅瓶作为盛装实用具主要为民间生活所使用。在造型上,北方梅瓶较多保留了契丹鸡腿瓶的痕迹,形体修长而秀丽,瓶口为蘑菇形或梯形,便于使用绳索捆扎。而南宋景德镇生产的影青梅瓶和江西吉州窑等地烧造梅瓶,其高度明显低于北方梅瓶,容积缩小,腹径较大,显得矮而胖,造型上显得比较小巧,反映了当时大江南北不同窑区的产品有一定地域特点。除了陶瓷器中出现梅瓶外,宋代的金银器中也存在梅瓶造型,1996年4月,四川彭州市西大街发现过一处宋代金银器窖藏,出土金银器多达350多件,其中有10件银制梅瓶,均为锤揲加工成型,包括素面梅瓶、如意云纹梅瓶、凤鸟纹梅瓶等,有些还附有银制瓶盖,从出土金碗上有“绍熙改元”纪年看,这批窖藏金银器为南宋中期产品,少量为北宋中晚期到南宋早期产品,类似的宋代银制梅瓶在国内博物馆还有收藏,说明了宋代梅瓶的质材已从陶瓷扩大到到金属制品。

宋代北方生产的梅瓶以耀州窑刻花梅瓶为代表。这件青瓷刻花梅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,口径7.5、足径11、通高48.4厘米,造型挺拔修长,瓶腹无接胎痕迹,说明系一次拉坯成型,显示了耀州窑制瓷匠师的高超技艺。由于长腹小底梅瓶不便于放置,耀州窑在北宋时期还创造出一种吐噜瓶,造型上看如同将长腹梅瓶截去下半部,这种瓶型在北方名为吐噜瓶,据说因酒从瓶中倒时发出“吐噜”响声而得名。河北定窑、磁州窑和河南扒村窑、鹤壁集、登封窑诸窑都烧造刻花梅瓶。

1951年,考古部门在河南省禹县白沙镇发掘了宋代墓群,其中一号墓年代为北宋元符2年,墓室内壁采用了砖雕与绘画相结合的技法描绘生活场景,其中墓前室西壁表现了墓主人夫妇饮宴画面,居中的方桌上摆有注子、带托盏杯,墓主夫妻二人袖手坐于桌旁,两边有三位侍女和一名男侍分别捧着唾壶、果盘,在桌下描绘了一只梅瓶,放置在束腰方座上。从桌上摆放酒具看,这只梅瓶的用途也应是盛酒具,考虑到辽张世卿墓描绘的梅瓶被插放在开孔的木座上,白沙宋墓壁画表现的梅瓶比北宋梅瓶实物要短一些,是否可解释为束腰高方座可能也开有圆形开孔,梅瓶足部同样被插放在圆槽中,这样一来,放在木座上的梅瓶感觉瓶身矮了一些。

北宋的梅瓶都为小口、腹修长,底部比较小,到北宋晚期和金代初期,梅瓶的造型有了发展,梅瓶的底径增大,直接可以放在地上,不必再依赖木制支架了。这在考古资料中也可以找到例证,山西稷山马村曾发掘金代墓葬,其中一座金代早期墓的北壁砖雕表现了夫妻对饮,南壁设有舞台和杂剧砖雕,说明这些砖雕共同组成了墓主夫妇饮宴并观看杂剧的场面,画面居中为方桌,上置注子、盏杯、果盘等,桌下有一梅瓶,底径较大,已可以平稳的放置在地上了。

陕西省文物局鉴定组徐涛先生告知笔者,他们在陕北作馆藏文物鉴定时,很多市县都收藏有宋金时期的黑釉梅瓶,说明梅瓶在比较干燥的北方地区使用量较大。故宫博物院收藏有10多件造型近似的黑釉梅瓶,其中一件黑釉梅瓶肩部刻划有“天威军官瓶”,这种粗瓷梅瓶就是北宋北方装运水、酒之用,水是行军的必需补给,而酒则可以鼓舞士气。南宋赵彦卫在《云麓漫钞》卷七记载,南宋初年岳飞、韩世忠军中“别置亲随军,谓之背峞军”,“一入背峞,诸军统制而下,与之亢礼,犒赏异常,勇健无比,凡有坚敌,遣背峞军,无有不破者”。至于为何酒瓶被称作“峞”,赵彦卫考证说“范参政致能说,雁北人呼酒瓶为峞,大将之酒瓶必令亲信人负之。范尝使燕,见道中人有负罍者,则指云:此背峞也。故韩兵用以名军。峞即罍,北人语讹故云,韩军误用字耳”,按此记载,峞(wēi)与罍(léi)两字发音相近,所以产生了讹传。南宋初期统领抗金主力部队的将帅大部分为陕北人,韩世忠等陕北籍主将的亲信部队被称为“背峞军”(即为主帅背酒瓶的亲军),显示了北方军旅中使用陶瓷梅瓶的遗风。

与南宋同时期的金政权,由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,同样表现出喜好豪饮的民族特点,此时的北方梅瓶继承了粗犷的风格,以磁州窑和扒村窑烧造的白地黑花梅瓶、黑釉梅瓶为代表,同时期的西夏灵武窑也烧制有剔刻花梅瓶。宋金时期河北磁州窑烧制的白地黑花梅瓶以绘画为特色。金代磁州窑烧制有一种黑瓷弦纹梅瓶,造型上接近辽鸡腿瓶的样式,装饰简单,肩部刻有“葡萄酒瓶”字样,山西省文物部门在怀仁窑调查时,还发现有凸凹弦纹黑釉梅瓶,肩部刻划有“酒都司使”,说明亦为金代梅瓶,较多保留了辽代鸡腿瓶的遗韵。上海博物馆收藏有数件金代梅瓶,代表器为金代磁州窑“清沽美酒”款梅瓶和金代扒村窑黑地白龙纹“正八”款梅瓶。黑地白花“正八“款梅瓶在绘画处填有白色化妆土,瓶身旋修痕比较明显,瓶腹两侧分别描绘竖向龙纹,并在一条龙下部书写“正八”两字,“正八”两字可能来源自佛教“八正道”“八部众”(即天龙八部)观念。

南宋梅瓶标准器下面几件可为代表:是南宋景德镇窑烧造的青白釉刻花梅瓶,现藏广东省博物馆,口径4.3、底径9.4、高31.8厘米,肩部装饰以流畅的刻花缠枝莲纹,辅以浅细篦纹模拟水波,如同随着微风摇曳的满塘莲荷,莲花水波与淡雅的影青釉相互映衬,给人满目清新之感。1991年9月,四川遂宁金鱼村发现过一处南宋窖藏,出土瓷器985件,也包括青白釉梅瓶8件,其中的青白釉刻花梅瓶还带有浅杯形的瓷盖,一件南宋龙泉窑带盖青瓷梅瓶,口径5.9、底径7.3,通高28.5厘米,胎色灰白,釉色青雅,釉面润泽晶莹,底部露胎,通体装饰了凹凸弦纹,线条流畅优美。这件梅瓶1979年出土于浙江松阳县庆元元年墓葬(1195年),现藏于遂昌县文物管理委员会。南宋吉州窑烧造的黑釉刻花梅瓶,通高21.2,口径4.8、底径6.6厘米,1972年江西吉州窑出土,现藏于江西省博物馆。它的底径明显增大,在腹部两侧装饰以剔刻折枝梅花,刀法细劲流畅,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。

金代和南宋时,还出现一种口部稍大的新样式梅瓶。这种大口梅瓶在耀州窑北宋晚期到金代初期曾有烧造,窑址中发掘出土过多件。这种北宋晚期开始出现的大口长腹梅瓶,造型上看应是自小口梅瓶改进而来,其装酒量有所减少,高度较北宋时降低,口部与底部尺寸均增大,放置时应不必依赖于支架,也便于使用提子一次打出一斤、半斤的酒来,是对梅瓶造型的一种改进。四川广元大足石刻中保留有南宋石刻地狱图,雕凿于南宋淳熙至淳祐年间,其中一幅雕刻为劝饮图,图旁镌刻有《大藏经》文:“世尊告诸比丘饮酒者入地狱”,画面上一男子手捧带托盘的酒碗劝饮,身后的女子抱持一大口梅瓶。从大足石刻劝酒图可知,南宋时这种大口梅瓶在南方地区也有烧造,用途亦是装酒用具。

分享到:
上一篇:元青花梅瓶特征举例   下一篇:没有了
更多>>古玩鉴定
更多>>古玩知识

猫睛石,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。由于其内部含...[详细]

更多>>资深藏家
更多>>拍卖展会
网站首页 | 古玩资讯 | 古玩前沿 | 古玩热点 | 国内新闻 | 国际新闻 | 古玩动态 | 古玩政策 | 古玩研究 | 古玩产业 | 考古发现

Copyright 2003-2013 gu-w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古玩网
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:151010635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