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铜器铜雕 > 铜炉 > 怎样鉴别古铜炉真伪

怎样鉴别古铜炉真伪

古铜炉,民间又习惯称之“香炉”。也是当前民间收藏较为多见的一类,古铜炉按用途与形制分为燎炉、薰炉、宣德炉、手炉等。燎炉今所能见的多为春秋时期到汉代的,古人取暖用的提链浅腹平底盘形炭火炉,之后演变为一直沿用至今的炭火盆,今边远地区仍在用。薰炉,汉晋时期出现,古人用于焚香的薰炉。当时以博山炉著称于世,其炉体为半球形,盖为镂空的山峦形,山上雕有猿、龙、虎、豹等动物,薰香在山峰间缭绕飘散。之后的历代薰炉形式各有变化,但多仿古圆鼎或方鼎的形式,到明清时期多将炉腹饰兽面铺首,将鼎足、鼎耳改为象足、象耳等兽形,盖体镂空造型花样繁复,多嵌松宝石。手炉是专用于暖手的,又称“捧炉”“袖炉”等。手炉的炉罩镂空有各种图案的小孔,用于散热。炉身、炉柄等处有山水人物、花卉等刻绘图案。“张鸣岐制”款暖手炉制作最为精美。

宣德炉的出现,在我国古铜发展史上使人耳目一新,独具一格。明代宣宗帝在位时,为满足玩赏香炉的嗜好,并以供宫廷、寺庙及赏赐诸王、臣僚之用,下旨敕令工部尚书吴中会同礼部太监吴诚司监造,用泰国进贡的数万斤精美的“风磨铜”与锌、金、银等30余种合金,反复烧炼4至10余次之后制成。炉型是从《考古图》《宣和博古图》等书中及内府所藏商周、秦汉铜器样式中选出88种图样。炉身造型稳重,圆润自然,外观以黑中透黄的古铜蜡茶色、栗壳色、琥珀等皮色最为名贵,并泛发出温润晶莹的绿、红、青、蓝、金、黄、鸡血红等色,色泽斑驳多彩。据知有40种之多。据记载当年共铸成1万8千件宣德炉,今所见极为有限的宫中旧藏遗物,在台北故宫及国内几家博物馆的展陈中可见。当年由于朝廷所好,引发民间大量仿造古炉之风。当朝铸炉监官吴拜仁、吴邦佐等,私召工匠,指导铸炉,款号“琴书侣”“工部吴邦佐监造”。同时期还有高氏、严东楼、且闲主人等三、四家,所造之炉质量上等。明末至清初时期民间涌出—批铸炉名家,如北方的学道、施家,南方南京的甘文堂,苏州的蔡家,吴中的徐守素、周文甫,嘉兴张鸣岐,松江胡文明及汤子祥等。这一时期仿古铜炉业分为南北两派。南方以苏州为中心的古铜作坊为主一直沿续到民国,初期的蔡家胜过甘家,蔡家制成的鱼耳炉与北方的学道不相上下。北方以北京为中心及山西、河北、内蒙一带的古铜作坊。嘉靖后的学道、清初的施家,都是北方铸炉的名家高手。清代宫廷造办处仿宣炉较精,而民间仿炉远不及初期宣炉。清至民国间北京有多家古炉作坊,如崇文门外东晓市、炭儿胡同一带有数家佛器作与铸宣炉的作坊,前门大街有前店后作坊宣炉店铺。

怎样鉴定宣德炉的真伪,首先要观其型、看其色、辨底铭,确定属于哪个时期的宣德炉。一是前文提到早期的制炉名家采用多种铜合金,经多次熔炼铸制的精品,这类炉重金难求,堪称国宝。二是清宫廷造办处御制及民间制作的精品,现市场价值亦不赀。三是清末民国时期由民间大量仿铸的香炉,炉底多铸“大明宣德年制”款,毕竟有百年左右历史,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,统称为“老炉”。四是近三十年来新仿制的宣德炉,均为伪器或称“仿古工艺品”。

真正的明宣德三年宫廷御制炉,炉款多为楷书减地阳文,有“宣”“宣德”“宣德年制”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四种款识。民间借以宣德御制炉的名贵,则在仿炉底铸“大明宣德年制”六字篆书款或楷书款,以提高炉价,久而久之民间也就将这类炉统称为“宣德炉”。

明末清初冒襄著《宣炸歌注》中赞美宣德炉:“以百褶彝、乳足、花边、鱼鳅蜒蚰状耳、薰冠、象鼻、石榴足、橘囊、香奁、花素方鬲圆鼎为最贵重,真正的宣德炉色彩融于内质,从黯淡处放出奇妙的光泽。正如同美丽的女子,其肌肤柔滑细腻,惹人抚弄。模仿宋代的烧斑,用一种外国产的卤液浸润、擦拭、薰洗,把色彩变为茶蜡色。宣德炉有五色,栗壳、茄皮、棠梨、褐色,佛经纸的色泽为第一。”

早期精品仿炉底款多为监造人、藏家或制炉者名号,如“工部臣吴邦佐监造”“琴书侣”“家藏珍宝”“在公家藏”“完初家藏”“玉堂清玩”“湛氏之炉”“献贤氏藏”“孟博氏”“赤文氏”“莫臣氏”“李曲江制”“弟子刘起龙造”“大清顺治辛丑邺中比丘超格虔造供佛”“大清康熙年制,燕台施氏精造”“道光丁未秋定府行有恒堂造”“奕世流芳”等名款楷书、篆书或方章款。这一时期的作品造型凝重,细观发自胎骨的色泽,暗淡中似有珠光外现,熠熠有光,亮丽古雅。

民国以前的旧仿宣德炉,主要看做工与包浆。铸造多以黄铜为主,铸造精良者,表面经厝磨光洁,黄铜自然氧化多为深茶褐色,经百年以上把玩,有手汗沁润之色为佳。长年梵香供奉之器,多为黯灰略黑色。杏黄色、猪肝色、黑漆古、撒金、泛金斑也较多见。民国时期翻砂铸造的也较多,主要特征厚重,内壁铸痕多不打磨,砂眼多。外壁经打磨,包浆很薄,边沿多露旧黄铜色,尤其是足底磨露旧铜色最显。

近三十年新仿古炉的特征分为两类,一种是按原器翻模或仿制,另一种自造炉型,炉型铸铭都很随意,臆造品五花八门。第一类炉虽是严格按明清炉仿制的但一是体型大壁厚体重,两种方法仿制,多为失蜡法和翻砂法,内壁看多有蜡流痕,砂眼较多,最关键处是腹内圈足处凹型圈或三乳足随外形凹入三锥形坑,即为做蜡型时的随外范流痕。

看炉内外壁,香炉外表面多为赭黄与桔皮色,采用现代表面技术涂抹一层化学配剂,再经抛磨光亮。内部满涂一层干香灰,看沿口内赭黄涂料边沿与香灰衔接处,有如一层纸厚的明显颜料层边。鉴定时用手将内壁香灰抹去,看到新铸铜的黑红色氧化皮壳。老香炉常年梵香,炉内壁香灰积污垢结壳,借助硬器刮才能去除。

看有无机旋痕,有些三乳炉、鬲式炉等扁圆型炉外壁、沿口、三足,是经现代机床磨、削过的外壁特别的圆,称为旋机炉,透过包浆层细观可以看到一圈圈的细刀痕。古人琢玉、制陶有旋机,但是从不用在香炉的外加工上。再如冲天耳内与炉沿之间多有电动打磨机磨头留下的磨痕。这都是当今做伪者易疏漏或不愿费工做细之处。

看仿铸款,铸铭模糊,“大明宣德年制”“大清乾隆年制”多为翻制其他炉而来,现代新作自刻炉铭,字体混乱,随意刻来。炉壁环周一圈寿字,或加盖,盖上铸兽首、八卦、生肖等,炉体奇形怪状都属现代臆造炉。

现新仿薰炉泛滥,也是值得注意的现象。多仿明清薰炉,臆造品五花八门,城乡街头地摊随处可见。在此值得提示的一点,我在各地鉴宝活动中,经常有人拿着各式体型较大,厚重的香炉,共同特征是皮壳新亮的栗壳偏桔皮黄色,炉内满涂一层香灰。

分享到:
更多>>古玩鉴定
更多>>古玩知识

猫睛石,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。由于其内部含...[详细]

更多>>资深藏家
更多>>拍卖展会
网站首页 | 古玩资讯 | 古玩前沿 | 古玩热点 | 国内新闻 | 国际新闻 | 古玩动态 | 古玩政策 | 古玩研究 | 古玩产业 | 考古发现

Copyright 2003-2013 gu-w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古玩网
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:151010635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