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主页 > 专题藏品 > 唱机唱片 > 老唱片的价值与收藏

老唱片的价值与收藏

唱片传入中国已有百年的历史。由于朝代的更迭,列强的入侵,以及政治运动等等诸多因素,老艺术家、老艺人们所灌制的唱片保存至今的已经很少。尤其是一些有原包装,唱片唱词齐全的上品套片,更属凤毛麟角。

唱片在中国

1895年-1897年,德国BEKA公司的唱片传入中国。到了20世纪30年代,在我国境内的中外唱片公司共约60余家。1908年,法国百代公司在上海成立了“东方百代唱片公司”,标志着我国唱片业正式诞生。我国从1949年6月开始生产唱片,共灌制了十余万张唱片模版,发行唱片近10亿张,各种唱片版本近200种。自此至20世纪60年代初期,我国生产的唱片一直为78转粗纹,由于该粗纹唱片储藏信息量少、易碎、厚重等缺陷,1962年,中宣部成立“中国唱片艺术委员会”,随之开始流行33转密纹唱片。1968年中国唱片厂成功研制出塑料薄膜唱片后,各地唱片厂均大量发行。可以说,黑胶唱片作为一种声音和音乐的载体几乎占据了整个20世纪,直到1984年CD诞生。1998年,国内最后一条黑胶生产线关闭。

历史上,唱片曾经历过几次灾难:如唱片改制成“碟子”销售,唱片改做扣子等,还有1956年至1957年的批判“黄色歌曲”运动,“文革”时期的“封”“资”“修”运动,使大量老歌曲唱片被销毁,全国所毁掉的唱片总数是无法估计的。

唱片的价值

在艺术品投资领域,大师级的绘画、书法受到多数人们的极力追捧,并且价位一年一新。而京剧、歌曲、相声等诸如此类的艺术家们灌制的原声唱片,目前并没有得到社会上应有的重视。我们用连环画与唱片作一个比较不难看出,品相上好的民国时期连环画,往往可拍出数百元的价位,而相同品相和时期的唱片,如整套样板戏的唱片,能卖几十元已实属很不错了。

唱片作为一种高品位的收藏品,在国外早已有人专题收藏,并造就了不少收藏大家,然而在国内很久以来却不被广大收藏爱好者所看好。目前,唱片收藏已经渐渐升温,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等几个大城市已经有不少藏友认识到唱片的潜在价值,形成一股唱片收藏热,并有向全国各地发展的势头,唱片“炒家”事件就是最有利的证明:2004年9月,两位成都投资者以“每张6元不选”的价格,将重庆中兴路收藏市场内近1000张旧唱片“洗劫一空”,据当地一摊主称,外地买家已多次采用类似手法(有多少买多少)前来“炒家”,不到一年,仅中兴路就有近万张胶木唱片被买走。

唱片的潜力

有媒体1997年曾刊文披露:“新近,一张1934年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出品的《金蛇狂舞》和《彩云追月》,在香港分别以1.2万港元和0.5万港元拍卖成交。”不久前,一套“文革”期间江青、张春桥、陈伯达等人的讲话录音唱片,共计8张(编号为WM-24至WM-31),索价高达两万多元。由此可见,唱片必将成为收藏品市场继“文革”品、连环画等之后的又一匹“黑马”。

唱片收藏是一片尚待开垦的处女地,需要我们大家去耕耘,去播种。目前,在笔者的收藏圈朋友中,收藏老唱片的已有多位,有的以老唱片为主,有的是为了作为交换品进行收藏,但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,唱片收藏已是异军突起。

最后需要说明的是,老唱片的收藏也带动了老唱机的收藏,解放前的老唱机绝对是追捧的热点,而目前市场上80年代出厂的唱机,售价也在不断上升。这类人群中,有的是为了收藏,而有的是为了怀旧。想一想,小休的时候,打开老唱机,听听那历史的声音,该有多惬意。

分享到:
上一篇:唱片的价值   下一篇:没有了
更多>>古玩鉴定
更多>>古玩知识

猫睛石,矿物名称为金绿宝石。由于其内部含...[详细]

更多>>资深藏家
更多>>拍卖展会
网站首页 | 古玩资讯 | 古玩前沿 | 古玩热点 | 国内新闻 | 国际新闻 | 古玩动态 | 古玩政策 | 古玩研究 | 古玩产业 | 考古发现

Copyright 2003-2013 gu-wan.com All rights reserved
版权所有:古玩网
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投诉电话:15101063588